笔者述:陆群是这样一位受访者——整场访问,他没有回避过任何一个提问,也没有记者所熟悉的“避实向虚”,每一个问题,他都接住了,每一个回答,他都经过深思熟虑,逻辑严谨,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他很思辨,同时又非常理性克制。作为一家新兴而又热门的赛道上的企业掌舵者,他展现出的不是咄咄逼人的进攻之态,而是谦和内敛的儒将风度。他是陆群,长城华冠的领头人。
长城华冠汽车公司位于顺义区仁和镇的科技产业园区,相邻的还有北京现代汽车的技术中心,中航工业波音制造创新中心等,这里没有市区内鳞次栉比的玻璃景观高楼,园区基本上有着统一的外观,大多是四五层高的办公楼,以及平铺直叙的仓库区,略显单调,但低调或许是真正强者起飞时最好的姿态。
谋士,不群
清华理工男、汽车专家、低调的创业者,这些标签在见到陆群后都略显苍白。
九月底盛景创新汇的几十位企业家造访长城华冠,尝鲜赏玩了即将推向市场的跑车,进行了一场关于“品牌先行还是产品先行”的辩论,《盛景商业评论》(ID:sjwl)的编辑也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足足霸占了他3个小时的时间。
初见陆群,中等身量而挺拔,白衬衫难以遮掩他发达的胸肌。人到中年,依然有非常棒的身材,这跟坚持长跑有关,据陆群所言,他的“半马”成绩可以在1小时40分左右。
陆群的办公室位于四层楼的最里间,大约二十平米,放置着一张流线型长木桌,他说这个桌子既是办公桌,又是会议桌,“七八个人开会,往桌边一围就行了”。座椅背后是一面简易陈列架,上面随意陈列着一些物件,比较打眼儿的是一辆年福特皮卡老爷车,还有与之平行放置的盛景创新汇全国创始会员的奖牌。
正对着办公室的门,是一幅草书,不复杂却难以辨认。他告诉我们,这幅字并不是什么名家作品,是他拜托他的一位大学同学所书,上面的字是“不群”,群字拆成了君上羊下的造型,所以我们开始并没有认出来。“我的名字是陆群,不群就是自我否定”,他笑言本来想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陆不群,家里人说这不行,有点太叛逆了,将来肯定要不听话的。
陆群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汽车工程系,大学毕业后一直没有离开车。强大的工程师基因使他显得格外严谨。严谨背后是科学精神对规律的敬畏,是历经风雨之后对自身虚妄的警惕。
谋势,破局
造车并不是头脑一时发热,而是洞悉了整个行业发展趋势后审慎的决定。
长城华冠成立于年,起初团队的9名核心创业人员到来自北京JEEP,公司起初的定位是技术服务公司,是中国唯一的欧洲NCAP四星安全车型设计公司、是东风日产的整车开发服务商,还是中国唯一的军方军用车辆整车设计开发合作伙伴。10年之后,长城华冠开始转型,走上了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运营这条机会与挑战并存的道路。陆群说,长城华冠自主研发的前途k50电动跑车将于年年底量产,并会在年上半年上市,到年销量达到10万台。
关于进入造车行业的初心,之前有媒体写,陆群这些人,原本就是学汽车的,他们有梦想,一定要造自己的车。陆群说,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工程师不会因为个人的简单梦想就行动,我们决定自己造车,是经过认真分析、严密的逻辑推理以及长期的汽车设计实践之后,才觉得这个事情我们有机会,同时也具备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为什么不尝试一把呢?”
说起汽车产业,陆群滔滔不绝。他说,长城华冠有着很清晰的产业逻辑,在梳理逻辑之前,要有个基本认识,那就是传统汽车业正在崩塌。目前,全世界的汽车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寡头垄断局面,十大汽车集团控制主要的市场,新进入者很难破局。为什么难?这不光是钱的事,因为有一个强大的产业结构逻辑在支撑目前的汽车市场结构。
“我们都知道,汽车产业有两个支柱。一个是发动机,真正的好的大的车厂无一例外都有非常非常好的发动机技术,奔驰、宝马、本田、丰田都是这样。另一个就是汽车的规模化生产。汽车的生产线是典型的重资产,前期需要投入巨大的固定资产,后期只有通过大批量才能摊薄成本,这也形成了强者恒强的马太效益。”大规模生产的同时也形成了如今汽车生产的四大工艺,冲压、焊接、油漆、组装,陆群进一步介绍。
但电动汽车的出现,使这个游戏规则根本改变了。发动机没有了,变速箱了也消失了,原来汽车最难的技术门槛都没有了。取而代之的电动机要容易的多,也非常成熟。所以原来构建起来的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经典的规模效应的产业模型就坍塌掉了,这时新进入者是不是相对更有机会了?但有机会,和能够抓住机会是两回事。这需要能力。华冠的能力在技术。
谋事,要实
评价一个踏实的人往往是“说到做到”,在这一点上陆群有过之无不及,有时候甚至是“做到才说到”。
技术一词听起来并不性感,但确是长城华冠团队安身立命之本。陆群很明白,正处在无人区的长城华冠,要想把造车这事儿做成了,有三个问题绕不过去,有两个技术要做实。
三问立命之本:长城华冠是谁?长城华冠靠什么安身立命?长城华冠的核心产品满足用户什么需求?
“长城华冠是谁呢?我们是一帮懂车的人,我们来自于传统汽车行业,但却用互联网思维来做车。”陆群认为,技术的基因决定了长城华冠和目前很多造车的人有很大的区别。目前做新能源汽车有两类人,一类原来不是造车的,例如李斌、李想、贾跃亭,某种意义上,马斯克也是这样的人。还有一波是北汽、江淮、比亚迪这样的传统汽车商。
而陆群和他的团队恰好在这两波人中间,不仅是中间的,还是唯一的。“我们懂车,但我们又没有原来产业的包袱,我们之前不是做互联网的,但却和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一样是以创新为核心、以技术为中心的轻资产公司,是具有传统技术基础和互联网特征的团队,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长城华冠靠什么安身立命?对于这个问题,陆群回答得没有丝毫的迟疑,技术。即使做技术是个苦差事。一方面因为技术是持续升级的,不是一招鲜,吃遍天,不能像可口可乐一样拿着一个秘方就够吃一辈子。尤其是汽车技术,它没有一个特底层的基础性的技术给人垄断,况且所有的汽车技术都是应用型,需要持续创新。
“技术听起来一点不性感,也让人觉得特别老套,但我想如果长城华冠把技术这两个字丢掉了,或者淡化的话,长城华冠就什么都不是了。”陆群目前把未来的生产方式设计为技术自主、生产外包,按单生产的轻资产生产模式。
长城华冠的核心产品满足用户什么需求呢?
年陆群团队创业时,他们是全中国最懂SUV的,如果当时他们选择研发SUV那会是一条看起来容易得多的道路。“但我们不能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我们要客观分析一个问题——用户买SUV的时候,为什么要买一个电动的,而不买一个汽油的呢?从技术和用户体验上来说,电动的比汽油的有无可比拟的劣势,不可翻盘的劣势。其中的关键在于能耗。SUV的用户往往对续航里程的要求比一般的城市用车更高,SUV车身大且重,百公里消耗就很高,如果是汽油车油箱大就行,但是电动车就要多装电池,可问题就在于电池是新能源汽车部件中最贵的。这是电动SUV最大的成本劣势。”陆群认为,相比之下,电动跑车却恰好相反。
电动跑车是长城华冠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赌定的核心产品,“大家现在喜欢用风口来形容新物种,我不能说电动跑车就是风口,但它肯定是一个特别超好的体验。”跑车要的是提速快、操控精准、外形炫酷,前途K50这样的驾驶体验,如果是兰博基尼、法拉利就要几百万,这么多钱用在什么地方了呢?原因在于内燃机的扭矩曲线原理——低转速的时候没扭矩,越高转速扭力越高。法拉利为了提速0.1秒都要花很多很多的成本,所以法拉利单单一个发动机就要多万的原因。但电机恰恰相反,零转速的时候就是最大扭矩,电动跑车天然就有高性能,这是它的物理特性决定的。
目前城市家庭购车往往兼顾功能和驾驶体验,面对跑车是否会超出家庭购车预算的质疑,陆群认为,电动跑车可能不会是家庭里的第一辆车,但是绝对是会如同乔布斯创立苹果一样,引领一批人探索到驾驶的新可能,“用户往往不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像乔布斯10年前创立苹果的一样,分析用户的人性及潜在的需求。从车的角度就是速度和驾控需求,不能说是刚需,但是需求肯定存在。前途给用户的价值,就是用几十万的价格,实现几百万的驾驶体验。在做出来之前,我们从不讲故事”。陆群说这个话的时候,眼光格外笃定。
两大核心技术——能源系统设计、轻量化车身研发
任何产业都有技术门槛,汽车产业是发动机和内燃机,电动汽车时代是什么呢?是能源系统,能源系统的构建是新能源车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华冠很早就开始在新能源系统设计的核心技术布局。
不少国内车企的能源系统复制特斯拉样本,而长城华冠却没有选择“迷信”。比如,特斯拉起初为了实现电池可拆换的设想便将电池平铺放在车底盘上,后来证明换电池这条路走不通,而华冠采用的是分布与摆放。特斯拉用了节型号的电池,前途K50采用的是单体更大,数量更少的电池组,从而减少电池接头数量而减少安全隐患。
华冠另一个技术突破的是在车身材料上。华冠为什么大量使用碳纤维材料?因为轻。为什么要车身轻?因为电池贵。按陆群所言,降低造车成本,革命性的创新就是车身轻量化。
目前全世界碳纤维做车身宝马是第一,第二是华冠。两年以前,华冠在做碳纤维尝试的时候,处在无人区,汽车行业谁也不会,只能请教航空航天、军工领域,交流以后却发现军工航天不计成本的研发模式并不适合电动车的财务模型,于是又转战学习德国、意大利的碳纤维技术。两年后的今天,华冠的一批工程师每年大概有多项发明专利,德国人已经帮不上忙了。
对于技术的态度,陆群很执着。“干以前自己没干过的事情,这个是有挑战的。你是不是还能有自信心,这很重要。当年肯尼迪说几年以后要把人送到月球上去,他只是下达这样一个指令,这个指令谁也没干过,但今年之后,这些科学家就真的把人送到月球上去了。我觉得长城华冠这个团队还是越来越有这个自信心,也有这个文化。”
采访手记:
在陆群的叙述里,很少说“我”,总是代之以“我们”。“逻辑”、“技术”、“工程师”是他经常提及的词汇,他说他乐于看到的是“长城华冠”的高调,和他个人光环的远离。在他的理念里,一个人能做的事情有限,一件事情的成功,是一个团队的功劳,将它放在一个人的名下,既不真实,又有风险。在午间一同在食堂就餐时,同行的伙伴提到他有跑马拉松的习惯,而这几年马拉松比赛有娱乐化赛事化的趋势,对于需要注册、报名才能参加的马拉松赛,陆群一概不参加。他的理由是,跑就可以了,路就在那儿,何必那么麻烦。他对于仪式化的不感兴趣,与近年来流行的“仪式化生活”有着天然的距离感。
采访当日,企业家们围着长城华冠即将推向市场的前途k50跑车尽情谈论、体验座驾、合影,有人招呼他来合影,他总是随喊随到,配合大家的要求或站或蹲。更多时候是站在一旁听大家的聊天和讨论,如果有向他进行的提问,他再仔细作答。
前途K50的前身是“红蝎”,LOGO采用了毒物界的狠角色——毒蝎,但前途汽车品牌LOGO最终却选用了蜻蜓的造型。官方对此的解释是,原来的大马力汽油跑车,通常是用咆哮、奔跑、翻飞起无数尘土来诠释速度和力量,而前途汽车的形象不希望具有攻击性和距离感,他们希望营造亲和友善的感受。蜻蜓看似柔弱,但实际上非常迅捷、安静、轻盈和无害,符合电动跑车的调性。陆群也提到,他们的团队中价值观第一就是“友善”。要蜻蜓,不要天蝎。
年9月,长城华冠获得了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20亿元资金扶持。对此陆群说,要让资本成为技术的涡轮,而不能让技术成为资本的博弈。在融资方面,陆群的想法是,不把这个故事讲得很大,哪怕这个故事足够性感,能够带来足够的钱,他只告诉你未来一段时间他会用这笔钱干什么事,怎么干,等他确实把这件事干成了,他再去做下一阶段的事,再融下一笔钱,小步快跑。产业逻辑与投资逻辑之间是切线关系,虽然本质上来说是两个逻辑,但是在某个点上一定要能交汇,形成一个共赢的点,既不让投资亏损,也不让资本绑架产业发展。
陆群手边放着两本书——《华为研发》、《追风筝的人》,《华为研发》的作者曾是华为产品的总设计师,他在书中真实再现了20多年来华为如何破解并克服了众多中小企业难于逾越的产品规模化带来的人才和资金困境、研发低速度和低效率等弊病。后者《追风筝的人》则是一部文学作品,很多人在这部小说里读懂了人性。设计产品、读懂人性,应当是他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当笔者以准消费者的口吻问前途K50何时上市、怎么预定时,陆群略带激动又有些小骄傲地系统介绍了前途K50的诸多产品亮点,但仍然提醒我保持理性——没有试驾的预订都是耍流氓,年4月开始全国范围内的试驾活动,一定要先试驾再购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36.html